中国av大片_一区欧美_久久久综合色_亚洲欧美日韩三级_一级特黄视频_国产在线播放一区

廣州市醫保
定點單位

舒適化口腔醫療
??坡撁顺蓡T單位

窩溝封閉
定點單位

連續6年榮登復旦版
華南區醫院專科聲譽排行榜

“雙一流”建設2018年度進展報告

時間:2020-08-14 15:58:28  來源:未知  作者:穗華口腔醫院  閱讀量:321

導讀

一、總體情況 2018年,暨南大學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全面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和總書記視察暨南大學重要講話精神,切實落......

  一、總體情況

  2018年,暨南大學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全面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和總書記視察暨南大學重要講話精神,切實落實《教育部 財政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于高等學校加快“雙一流”建設的指導意見〉的通知》(教研〔2018〕5號)相關要求,從人才培養、內涵建設、深化改革等方面全方位推進“雙一流”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一)年度目標完成情況、資金到位及使用情況。

  1.年度建設取得預期成效。

  2018年,學校以《暨南大學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建設方案》為綱領,全面推進“雙一流”建設,重點支持以藥學為核心的生物醫藥學科群建設,以我國生物醫藥領域的重大需求為導向,圍繞創新藥物研究的關鍵科學問題、核心技術和人才需求,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全力打造集應用基礎研究、技術集成、創新人才培養、優秀文化傳承、成果轉化為一體的生物醫藥學科群。目前,已進入ESI前1%的3個學科全球排名顯著上升,其中藥理學和毒理學、臨床醫學均在前5‰,植物與動物學進入前1%概率接近90%。藥學領域研究水平達到國內一流,相關研究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1項;藥學人才培養改革實踐初見成效,相關項目獲國家教學成果獎一項,獲首批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一個。獲批教育部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國內領先、特色顯著的創新藥物研發平臺初步成型。學校已初步建成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的生物醫藥創新人才培養基地和引領粵港澳大灣區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學術高地和創新中心。

  2.資金使用率較高。

  2018年,暨南大學財政部雙一流引導專項經費到賬共計6000萬元,根據《暨南大學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建設方案》,將原高水平大學建設3個組團以藥學為核心整合為“生物醫藥”學科群(含藥學院、生命科學技術學院、醫學部等),進行重點投入,力爭推進生物醫藥學科群進入世界一流學科行列。其中,3300萬元用于一流學科群學科建設,2700萬元用于“雙一流”師資隊伍建設。

  截至2018年12月25日,專項經費已支付5208萬元,支付率為86.7%。余額792萬元,其中:待支付設備款169萬元,預計2019年3月底前可支付完畢;待支付工程款305萬元,預計2019年7月可支付完畢。

  (二)堅持以一流學科建設為引領,不斷擦亮“暨南”金字招牌。

  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暨南大學并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暨南大學人才濟濟、名不虛傳、作用獨特、前程遠大,充分肯定學校在凝聚港澳臺同胞和海外僑胞、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到五湖四海方面的重要作用。習總書記對學校提出了五點要求:一是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二是堅持自己的辦學特色;三是堅持“忠信篤敬、知行合一、自強不息、和而不同”的暨南精神;四是擦亮學校的金字招牌,努力把學生培養好、把學校辦得更好,為海外僑胞回祖國學習、傳承中華文化創造更好的條件;五是勉勵廣大暨南學子好好學習、早日成才,將來為社會作出貢獻,主動融入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到五洲四海。

  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學校進一步突出僑校辦學特色,不斷優化學科布局,提升學科層次,努力提高教學科研水平并深度融入到粵港澳大灣區和“一帶一路”建設中去,爭當粵港澳大灣區的橋頭堡和智高點。一是建立了以一流學科建設為核心的學科布局體系,構建以頂尖一流學科為核心、若干攀峰學科為支撐、一批優勢學科為培育對象的學科布局新體系。在此基礎上,編制完成《暨南大學學科專業優化調整報告》,對學科專業建設進一步凝練和優化。二是學位點建設取得重大成就,2018年學校新增8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新增數量全國并列第7。同時新增3個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和3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三是以實際舉措推進學科交叉融合,設立學科交叉融合建設專項,初步形成腦科學、免疫學等若干交叉學科研究中心。四是重點推進學科基礎設施建設,完成1個“雙一流”項目申報工作,推進3個后備項目的論證工作。

  二、各項工作開展情況

  (一)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成效顯著。

  學校堅持分流教學、分類培養、同向融合,進一步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推動“三三三本科教學治理體系”和“全員創新”理念下的“創新人才培養體系”的全面實施。一是實施多元創新人才孵化項目,探索優才優育和個性化培養模式。加強協同育人、科教融合、科研育人,組織實施“卓越未來”創新人才孵化項目,鼓勵并支持各院系根據自身辦學定位和學科特色,進行大膽的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和協同育人實踐。2018年度,遴選出“卓越未來酒店管理精英”等兩個孵化項目。二是持續深化創新創業教育,將創新創業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構建多層次創新創業實踐平臺,推進WE創港澳臺僑青年眾創空間的建設,不斷健全組織管理體系、改革校外實踐教育模式、建設專兼結合指導教師隊伍、建立開放共享機制。以研究生暑期學校、研究生聯合培養示范基地、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項目、研究生教育示范課程等廣東省創新計劃項目為牽引,不斷提升研究生創新創業教育水平。通過“贏在創新”新型智慧課堂,高水平創新創業項目不斷涌現,學生創新創業能力不斷提升,校園創新創業氛圍不斷增強。在教育部第十一屆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年會上,我校項目《Atg7介導的自噬參與早期雞胚神經嵴細胞生成的機制研究》獲得“優秀論文”獎。組織2018年度-省級-校級三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立項工作,終立項項目130項、省級項目150項、校級項目500項,學生受益面廣。三是開展學科專業調整工作,優化專業結構。通過采取暫停、合并等措施,預計到2024年,使學校本科招生專業總數實現較大幅度壓縮,形成專業結構合理、多層次協調發展的綜合性大學本科專業體系,集中力量建設符合國家地方重點發展戰略的相關專業。

  針對傳統藥學教育人才培養模式與醫藥行業實際需求相脫節的問題,藥學學科啟動“藥物研發鏈”與“專業課程鏈”雙鏈融合的藥學創新人才培養新模式,實現“厚基礎知識、寬研發視野、強創新能力”的培養目標,引領帶動深化教學改革?!?ldquo;藥物研發鏈”與“專業課程鏈”雙鏈融合的藥學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構建與實踐》已獲得國家教學成果獎二等獎,廣東省教學成果獎一等獎。曹暉教授主持的《道地藥材廣地龍加工炮制的虛擬實驗教學項目》入選首批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生物醫藥學科群通過科研教學結合促進卓越本科教學,取得顯著成效?!兑詡€性化發展為導向,依托優勢學科的生物技術創新性人才培養體系改革與實踐》《基礎醫學生理學課程“八位一體”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實踐》獲得廣東省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二)高素質教師隊伍建設取得較大進步。

  2018年,學校繼續堅持“內涵發展、激發活力、提升效益、扎實推進”的原則,以“暨南千人引智計劃”和“暨南精英師資計劃”為抓手,以人事制度改革為動力,建立一套分類合理、評價科學、流動有序的人事管理制度。截至2018年12月,學校有院士6人,外籍及境外院士8人,長江學者20人,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入選者26人,萬人計劃入選者14人,國家杰青、優青共35人。一是引培并舉,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穩步推進。實施“暨南千人引智計劃”“暨南精英師資計劃”等,圍繞學科建設分層次、多渠道地引進各類人才,建立分層次、分階段、全覆蓋的人才培養體系。2018年,學校全職引進教學科研人員161人,其中外籍院士1人,第二層次(長江、杰青、千人、萬人拔尖等相應層次)3人,第三層次(青千優青等相應層次)14人。學校通過“暨南雙百英才計劃”,將現有人才和引進人才納入相同的發展軌道,目前雙百英才計劃中有130人次入選人才,150人次入選省級人才。二是加強教育教學培訓和國際學術交流,提升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學校建立“本科教學核心團隊”平臺,引導教師充分利用自身優勢,結合自身發展定位,潛心本科教學,鞏固本科教學基礎地位。支持教師學習國外一流高校先進教學、科研和管理理念,強化與國外高校間的學術交流,2018年全校公派出國(境)6個月以上的留學人員超過70人。三是創新人才工作機制,人事制度改革開創新局面。學校實施準聘長聘制,做到人員能進能出;實施多元薪酬制,做到待遇能高能低;實施分類管理制,做到崗位能上能下。四是實施機構分類管理,探索“綜合改革示范區”。為發揮人才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學校對機構實施分類管理和“綜合改革示范區”試點,賦予直屬科研機構在機構設置、人員聘用和管理、人才培養、薪酬分配等方面更大的自主權,鼓勵人才團隊在機制體制改革方面進行更多的探索。

  生物醫藥學科群師資隊伍建設成效顯著。2018年共引進教師41人,其中正高10人,副高14人,具有海外經歷人員占比為58.6%。獲批各類人才項目16人次,其中4項、省級12項,包括長江學者1名,青年長江學者2名,國家優青1名。獲批3個廣東省創新團隊項目,凸顯了我校生物醫藥學科的實力。藥學學科圍繞重大科研任務,努力建成年齡結構合理、勇于創新、多學科交叉的科研團隊,中藥及天然藥物活性成分研究團隊入選首批廣東省珠江人才計劃本土創新科研團隊。引進了藥劑學領域國家千人計劃專家1名、優秀青年人才4名,增強了藥劑學、藥物分析學、生物制藥二級學科方向的師資力量。培養了長江學者1名,青年長江學者2名,國家優青1名,科技部領軍人才1名。目前藥學學科師資隊伍達到80余人,其中高級職稱比例達到75%以上,具有博士學位人員占95%,有海外經歷人員65%,國家和省部級高層次人才達30%以上。

  (三)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水平再創新高。

  學校以重點、重大基金項目為突破,加強重點平臺和重大成果的建設與培育,進一步完善科研管理體制機制,優化科研資源配置,全面提升學校科研創新能力;以暨南卓越智庫和新型研發機構為抓手,加強地方政府研究院建設,推進成果轉化機制和產學研合作模式改革,打造一流的社會服務能力。一是優化科研評價機制,科研創新能力持續攀升。2018年獲資助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47項,位居全國第32位;獲批標志性重大重點項目15項,為歷年多;獲資助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4項,課題7項,總獲資助經費1.18億元。2018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獲批量達52項,創歷史新高,資助經費總額共計1531萬元;重大項目獲批6項,立項數排名居全國第10位。二是引領性原創成果不斷實現突破,成果獎勵多點開花。榮獲2項2018年度高等學??茖W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1項中國專利獎、2項中華醫學科技獎、3項產學研合作創新與促進獎。三是產學研合作不斷加強,社會服務能力穩步提升。2018年,我校簽訂橫向合同134項,合同金額1.48億元;技術轉讓共計24項,合同總收入718.2萬元;新建11個校企聯合研發平臺。截至目前,我校共有44個校企聯合研發中心;充分發揮智庫作用,近年來共組織提交高質量研究報告200多份,其中獲政治局常委批示近10篇,政治局委員批示8篇,在全省乃至全國都居前列。四是高端科研平臺建設成效突出,規模效應愈加顯著?,F有98個省部級及以上重點研究基地,規模效應愈加顯著,形成了從國家到地方的“金字塔形”平臺體系;2018年2個廣州市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獲得“優秀”等級,占全省優秀基地總數(6個)的三分之一。

  藥學學科2018年承擔國家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項目7項,經費3038萬元;新增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7項,獲批經費1986萬元;其中國家優青項目1項,國際合作重點項目3項;新增國家重大新藥創制專項課題3項。發表SCI論文190余篇,獲授權國際發明專利1項、中國發明專利4項。獲2018年高等學??茖W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1項。建立暨南大學-中恒健康產業研究院等多個產學研合作的實體。已獲臨床研究批文3項,正與企業合作開展I期臨床研究,在研臨床前候選新藥5項,其中抗腫瘤候選藥物JND30134專利,采用里程碑模式轉讓給廣州麗新藥業公司,轉讓金額4.1億元。提升參芪扶正注射液等名優中成藥的科學內涵和質量標準,服務地方產業發展,新增產值過億元。

  (四)傳承創新優秀文化,持續彰顯僑校特色。

  學校立足“宏教澤而系僑情”的辦學宗旨,以“中華文化播八方”為己任,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推進校園文化育人工程,大力加強大學文化建設和校風教風學風建設,積極鼓勵學生投入學術科技和創新創業實踐,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一是深入實施核心價值引領工程,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開展“愛國•奮斗”主題教育,以“同心共筑中國夢,砥礪愛國奮斗情”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教育系列活動為載體,以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和學校重建60周年、復辦40周年為主線,通過三大類24項學生思想教育系列活動來教育引導廣大暨南學子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范踐行者。二是深入推進校園文化育人工程,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學校中華文化大講堂自2014年正式開辦以來,先后開設相關課程12門,舉辦300余場、1000多學時的中華文化學習和研修活動,吸引了來自40多個國家和地區、3萬多人次參與學習、研修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該項目于2018年獲評教育部第四屆 “禮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系列活動特色展示項目。三是深入推動優良學風塑造工程,推動學生學習與發展。制定《2018年暨南大學學風建設實施方案》《暨南大學班會制度》,定期開展學風建設專項工作。創新學風建設工作載體,推進領導干部聯系班集體制度。

  生命科學技術學院通過舉辦“生態文明建設”系列活動,邀請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從生態文明建設與生態恢復、河流生態與濕地保護等角度為院內師生解讀新時代環保生態新要求?;A醫學院大力實施港澳臺僑學生領袖培養(PAR)計劃,通過領導力論壇,開展醫學科普與醫療救助行以及社會實踐活動,培育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護理學院堅持打造“護理在我心,健康伴我行”黨建品牌項目,積極組織學生開展急救知識培訓、衛生防護知識宣傳等社會服務活動,教育和引導廣大同學通過親身實際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醫學院依托專業特色組建杏林志愿者服務隊,開展了豐富多彩的中醫志愿服務活動,舉辦中醫經典著作賞析大賽、硬筆書法大賽等,大力傳播和弘揚中醫文化。2018年,杏林志愿者服務隊獲得廣東團省委“益苗計劃”重點培育項目。藥學院遵循“以生為本”理念,實施“黨團先鋒引領”“班風學風建設”兩大計劃,搭建“網絡新媒體宣傳”“校園文化”“志愿服務”三大平臺,全方位文化育人。持續打造“藥學節”這一學院文化品牌,通過豐富多彩的文化展示與交流活動,大力傳播和弘揚中藥文化,增加同學們的專業歸屬感和實踐技能。

  (五)國際交流合作水平實現跨越發展。

  學校以提升國際合作交流的質量和水平為導向,創新國際化體制機制,深化“國際化+”發展理念,構建有效支撐國際化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的國際化辦學體系,國際化水平實現跨越發展。一是世界一流合作伙伴計劃持續推進。截至2018年12月,我校已與57個國家361家高校、科研機構或國際組織簽署了合作協議或諒解備忘錄,其中2018年新增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葡萄牙里斯本大學、波蘭華沙大學、印度尼赫魯大學、芬蘭瓦薩大學和蒙古國立大學等49個合作伙伴。二是辦學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顯著提升。根據QS“2018年亞洲大學排名”,我校位列亞洲高校第151位,比2017年上升了33名,在中國大陸綜合排名35位,是亞洲大學進步幅度大的高校之一;在西南交通大學“大學國際化水平排名(URI-2018)”中,我校列第25位,其中“學生國際化”排名第14名,“科研國際化”排名第34位。三是留學生規模穩步擴大,層次不斷優化。截至2018年秋季學期,外國學歷留學生2207人,高水平留學生(碩士、博士留學生)285人,已占全部學歷留學生總數的13%;構建國家、省、校三級留學生獎學金體系;完善、省級和校級三級全英授課精品課程建設體系,打造留學暨南品牌。四是學生國際競爭力培養深入開展。繼續推進暨南大學伯明翰大學聯合學院建設工作;現有25個聯合培養項目,2018年新增3個聯合培養項目;公派學生出國人數持續增長,2018年通過國家留基委優秀本科生國際交流項目等項目向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等世界名校派出400余名學生。

  藥學學科依托3個創新引智基地在2018年獲得科技部和國家外國專家局的滾動支持,為我校世界一流學科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海外智力支持。連續獲批“暨南大學—香港大學中樞神經再生聯合實驗室”“中藥現代化與創新藥物研究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2個教育部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2018年引入包括院士團隊在內的海外專家進行全方位科技交流達100多人次,其中包括新西蘭、澳大利亞等多國院士和國際知名期刊的主編;本學科師生的出訪再創新高,短期合作、研修、開會、訪問等達到了60余人次,并與英國伯明翰大學簽署了合作辦學的相關合作協議。

  三、制度建設

  (一)組織領導。

  1.把黨的全面領導有效融入辦學治校全過程。一是以黨建為統領,強化黨委領導下“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頂層設計,統籌整合各領域、各層級的育人資源和育人力量,構建立德樹人工作“大格局”。二是認真落實黨建重點任務,制定《暨南大學黨委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實施方案》《暨南大學黨委關于加強學?;鶎狱h組織建設的實施辦法》等一批制度文件,重點抓好黨組織建設、帶頭人隊伍建設、高知識群體政治引領吸納、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識形態工作,為“雙一流”和高水平大學建設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三是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及暨南大學重要講話精神,編制完成《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及暨南大學重要講話精神專項行動計劃》和實施方案,從思想引領和條件保障上全面推進“雙一流”和高水平大學建設。

  2.建立健全“雙一流”建設領導機制。一是成立了暨南大學“雙一流”暨高水平大學建設領導小組。書記、校長任組長親自主抓,全面統籌推進高水平大學建設和“雙一流”建設兩項重大戰略任務,持續推進學校學科“高原建高峰”工作進程。二是建立校領導分工聯系制度。以校領導分工為基礎,實施校領導聯系學科制度,校領導應對分管、聯系學科建設情況進行宏觀指導和督辦落實。三是落實學科建設主體責任。由學校職能部門與學科研究制定分各學科2020年目標任務和分年度目標任務,由校領導與學科負責人簽訂目標責任書。學科負責人對所在學科建設工作負主要責任,負責各項建設任務推進。

  3.著力推進現代大學制度建設。一是進一步修訂《暨南大學章程》,加快形成以章程為統領的制度體系。新的《暨南大學章程(修訂案)》經學校教代會討論、校長辦公會議審議和學校黨委審定后,已上報中央統戰部、國務院僑辦審核。二是加強學術委員會體系建設,完善校院兩級學術委員會運行機制。召開校學術委員會第四次全體委員會議,審定相關學術議題,通過了《2018年暨南大學科研培育與創新基金(中央高?;究蒲袠I務費)擬資助項目清單》《教師發展與評價委員會委員調整說明》《增補學科權威期刊專家評審意見投票結果》等文件,充分發揮了教師在學術事物管理中的作用。積極推動各專門委員會和學院分委會的建設,指導、協助并監督其開展工作。三是進一步完善民主管理和監督機制。依據民主管理的要求,加強董事會、校院兩級教代會、學代會、共青團建設,擴大師生員工參與學校重大政策制定和執行的渠道,社會監督、民主監督和行政監督并舉的學校監督體系初步形成。

  4.完善資源募集、統籌、共享機制。一是深化資金籌集方式改革,建立健全多層次、全方位的辦學資源保障機制。在“部部省”共建的政策框架下,積極爭取中央財政、省財政、學校自籌、社會捐贈、產學研合作等方式多渠道籌集資金,共同支持“雙一流”和高水平大學建設。二是構建完善具有僑校特色的社會參與辦學長效機制。進一步加強董事會管理工作和校友會建設工作,建成全球123個校友組織,建成“全球暨南人”信息化平臺,形成完整、動態的校友數據庫。2018年,教育基金會簽訂捐贈合同52項,捐贈筆數12474筆,合同捐款超過10403萬元,已審批財政配比資金4636萬元。三是深化資源配置體制機制改革,建立資源共建共享機制。以學科平臺和貴重儀器共享為突破口,探索建立全面資源共享機制。發布《暨南大學關于調整暨南大學資源有償使用管理委員會成員的通知》《暨南大學貴重儀器設備開放共享管理辦法》等制度,改進貴重儀器設備開放共享管理辦法。作為廣東省第一家儀器開放共享市場化的試點單位,學校在國家網絡管理平臺開放共享168臺單價50萬元以上的儀器設備,總價值約2.27億元。2018年,學校單價30萬元以上的分析測試類儀器設備共646臺件,價值5.79億元。

  (二)考核評價機制。

  1.完善準聘長聘制和崗位聘任制,促進教師合理有序流動。學校進一步完善準聘長聘制,對新引進人員進行準聘期考核和進入長聘軌的評估,對現有教師明確聘期任務,加強聘期考核,逐步建立“準聘—長聘—低聘—轉崗—退出”的梯度流動機制,激發教師自我提升的驅動力,促進師資隊伍有序流動。對職稱評審條例和崗位聘任條件進行調整修訂,體現高質量、高要求以及分類管理、分類評價的精神。細化崗位,分類評估;所有系列增設正高級職稱;把品德、能力和業績作為評價核心標準,實行職業道德失范和學生造假“一票否決”;強化職稱申報條件中的公共服務要求;以質量為導向,強調同行評價,并激勵青年人才成長。

  2.改革本科課程評估體系,科學評價本科人才培養質量。課程評估由指向教師個人改為指向課程,評估內容從單方面的教師課堂講授改為對課程設置必要性、課程內容合理性、教學方法科學性,以及學生學習主動性、學習效果等多方面進行評估。評估結果反饋給院系及教師,以便總結經驗,查找不足,提出改進措施,全面提高課程質量。同時,根據評估結果進行獎懲,對排名在學院前10%的課程給予一定獎勵,對排名后5%的課程,要求提交課程建設研討總結,落實改進措施。2017-2018學年,學生對課程學習自我評價優秀率已得到提升。

  3.改革提高評價標準,優化研究生培養管理體系。基于學校辦學定位,以“服務需求、提高質量”為評價標準,堅持學位點動態調整。2018年,自主撤銷軟件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應用化學二級學科碩士點;撤銷6個目錄外二級學科學位點和交叉學科學位點。修訂《暨南大學研究生指導教師遴選辦法》,提高遴選的學術標準,更加注重師德師風以及研究生培養的責任感、能力和成效,實行師德師風、培養質量“一票否決制”;打破院系界限,以學位點為單位,完善以研究生培養質量為核心的招生指標分配機制,堅決摒棄平均分配。通過全面開展課堂教學檢查、答辯前學位論文原始材料檢查、促進專業學位論文形式多樣化、完善研究生成果分類獎勵等多種途徑,促進學術學位研究生學業評價更加注重學術原創,專業學位研究生學業評價更加注重實踐能力和職業勝任力。

  4. 調整優化學術科研評價體系,提高學術質量,引領創新發展。堅持以學術質量、社會影響、實際效果為衡量標準,持續優化期刊論文評價制度。2018年,學校發布《關于調整人文社科B類和C類期刊目錄的通知》,明確B類期刊認定中適用的就高原則,調整了英文會議論文和境外刊物的級別,對刊登在《人民日報》等報紙的理論文章的認定標準、期刊目錄適用時間等問題作出說明,促進學校期刊分類目錄更加科學合理。同時,以“雙一流”大學建設總體要求為出發點,堅持以服務國家和廣東省重大需求、引領學術創新發展的實質性貢獻為核心指標,不斷加強橫向項目認定和應用類成果的制度設計,籌備《暨南大學人文社科橫向項目管理辦法》《暨南大學應用類科研成果認定辦法》等制度的修訂,起草《暨南大學優秀網絡文化成果認定辦法(試行)》,加快推進學術科研評價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

  四、存在問題與改進措施

  (一)辦學空間有限,難以滿足快速發展需求。學校辦學場地較為匱乏,廣州番禺校區、深圳校區、珠海校區建設由于資金不足、政策支持不足等原因建設發展速度較慢,難以滿足“雙一流”和高水平大學建設以來高層次人才、高水平平臺的落地需求,較大制約了學校整體建設進程。此外,三地五校區現有基礎設施改造和建設項目配套方面存在較大資金缺口,難以滿足教學科研工作需求。

  改進措施:一是全面匯聚辦學資源,加快推進廣州番禺校區建設進程;二是加快推進“一體兩翼”校區建設工程,拓展珠海、深圳校區辦學規模;三是優化資源配置,加強共享平臺建設,提升有限資源的使用效率。

  (二)招生指標受限,影響學科水平提升。人才培養是學科建設工作的重要方面,學校一直以來在本科生、研究生招生指標上均不能滿足需求,特別是博士生招生指標遠遠落后于國內一流高校,這嚴重制約了學校“雙一流”建設進程。本科生推免比例也遠低于中大、華工等高校,這與學校良好的生源和人才培養水平是不相匹配的。

  改進措施:一是積極爭取政策支持,逐步擴大研究生招生規模,提升生源質量;二是進一步推進科教融合,鼓勵本科生參與科研項目、走進科研團隊,發揮科研生力軍作用;三是完善博士后培養管理機制,擴大專職科研人員隊伍規模。

  (三)重點實驗平臺建設有待加強。學校理工科雖然近年來進步迅速,但總體實力依然相對薄弱,特別是在重點實驗室等平臺上仍然缺乏,不利于高水平科研成果的產生,也影響了高層次人才團隊的引進。重點建設的“雙一流”藥學學科在重點實驗室建設上仍存在一定困難,制約了該學科迅速達到一流水平。

  改進措施:一是舉全校之力支持藥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和相關支撐平臺建設,以“省部共建”等形式實現平臺層次快速提升;二是加大重點實驗設備的投入力度和核心人才隊伍的引進力度。

  (四)高層次人才引進存在一定困難。學校人才、高層次人才特別是領軍人才數量仍然不足,師資隊伍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當前各省市人才競爭日趨白熱化,工資待遇、住房政策、稅收政策等方面因素均影響到人才落戶的積極性,目前廣州房價居高不下,住房補貼扣稅比例較高,在人才爭奪戰中不占優勢。

  改進措施:一是進一步優化高層次人才引進和培養體制機制,建設一流的用人環境;二是優化整合現有人才資源,打造高水平人才團隊,重視發揮一流團隊對人才的聚集作用。

       文章轉自官網https://www.jnu.edu.cn/2019/0115/c2621a271911/page.htm


(版權歸穗華口腔醫院所有,如需轉載請注明文章來源:穗華口腔醫院 http://www.62266666.com)

院區分院 · 看牙更方便

  • 天河院區

  • 荔灣院區

  • 海珠中大院區

  • 白云梅花園院區

  • 海珠寶崗院區

  • 黃埔院區

  • 越秀院區

  • 東圃院區

  • 番禺萬博院區

  • 花都院區

  • 敬請期待...

穗華品牌
穗華口腔醫院作為暨南大學授權合作醫院,是依托國內外權威碩博專家醫資和口腔醫學優勢所建立的一所集臨床、教學、科研、預防為一體的現代化口腔??漆t院,開創了中國醫療改革創新示范的先河。
快速通道
醫院動態
1
《2025全民口腔健康計劃》穗華暑期全明星專利矯牙季
2
穗華ACC舒適化無痛種牙月
3
告別“種牙恐懼”:穗華口腔正式啟動2025舒適化無痛診療年
4
聚焦前沿丨舒適化無痛口腔診療學術會議圓滿落幕,引領無痛診療新風向!
5
瑞士士卓曼T-ST種植系統:技術普惠重構中國種植牙市場
查看完整動態>
推薦專家
收起
特色診療項目
收起
28在線客服
省錢看牙
醫保入口
查找專家
就醫指南
定點看牙
  • 天河院區(總院區)

    地址:天河區黃埔大道西413號
    (石牌第二個牌坊旁)

    白云梅花園院區

    地址:白云區廣州大道北1421號
    (圣地大廈6樓)

    越秀院區

    地址:越秀區建設六馬路3-7號
    (一建大廈2樓)

    花都院區

    地址:廣州市花都區曙光路82號
    (建設銀行旁)
  • 荔灣院區

    地址:荔灣區六二三路沙基東約7-9號
    (地鐵文化公園E出口)

    海珠寶崗院區

    地址:海珠區寶崗大道183號
    (海珠區社保管理中心旁)

    東圃院區

    地址:天河區中山大道433號錦達信廣場3樓
    (近BRT東圃鎮站)

    佛山院區

    地址:佛山市禪城區綠景一路18號首層
  • 海珠中大院區

    地址:海珠區新港西路77號
    (潮達新港城二樓)

    黃埔院區

    地址:黃埔區黃埔東路298號
    (惠潤廣場4樓402)

    番禺萬博院區

    地址:番禺區漢溪大道386號萬達廣場
    (綜合樓1A門4樓4007)
*本網站信息僅供參考,不能作為診療及醫療依據;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可發送郵件聯系刪除。

醫療廣告審查證明文號:粵(A)廣(2024)第255號

門診
時間

8:30-18:00
(周末不休息)
官方微信客服
官方咨詢平臺

020-6226 6666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黄网| 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羞羞视频免费观看入口 | 中文字幕日韩欧美 | 日本日韩中文字幕 | av官网| 久久久国产视频 | 色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 免费观看一级毛片 |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久久综合网址 | 国产激情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无吗天堂 | 日韩1区| 日本在线一区 | 久久久久久久久99精品 | 日韩av高清在线 | 91免费在线看 | 久久人操|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网 | 久久免费精品视频 |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aⅴ国产馆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av黄色在线看 | 天天操天天干视频 | 国产精品爱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精品一区久久久久久 | 国产在线高清 | 日韩爽妇网| 伊人久色| 欧洲一级黄 | 亚洲一区视频在线播放 | 成人国产在线 | 久草视频在线首页 | 国产深夜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欧美精品一区 | 麻豆.蜜桃.91.天美入口 | 成人在线免费 | 欧美久久不卡 | 欧美日一区二区 | 91免费在线视频 |